客运场站第八版
我国旅游产业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消费行业和旅游综合服务及相关产业组成。近年来,随着大数据□□□□、5G□□□□、AR/VR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旅业不断渗透和应用,我国旅游服务品质大幅提升,游客体验感和参与性得到㊣加强,旅游市场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从统计角度来讲,旅业分为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其中旅游业包括旅游出行□□□、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游览□□□□、旅游购物□□□□、旅游娱乐㊣及旅游综合服务7大类,即传统的旅游消费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和旅游综合服务,而旅游综合服务包括旅行社及相关服务□□□□、其他旅游服务。旅游相关产业则由旅游辅助服务和政府旅游管理服务构成,其中旅游辅助服务又包括游客出行辅助服务□□□、旅游金融服务□□□□、旅游教育服务以及其他旅游辅助服务。
根据统计分类以及旅业功能属性,我们认为旅游综合服务及相关产业是为旅游消费提供服务配套的细分方向;又结合我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态势,并根据深企投近年来为各地提供旅业规划的实操经验,我国旅游综合服务及相关产业主要涉及的行业类别有文旅内容创作□□□、智慧旅游服务□□□、旅行社及相关服务□□□□、旅游教育服务□□□□、旅游金融服务以及其他旅游服务。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旅游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672亿元,比上年下降1.8%,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3.71%,比上年下降0.25个百分点。从内部结构看,旅游购物是第一大细分领域,2022年增加值为14380亿元,占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总量的32.2%;其次是旅游出行和旅游餐饮,分别占比25.4%和13.2%。旅游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964亿元,占总量的11.1%,排在第四位。旅游综合㊣服务增加值为885亿元,仅占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总量的2.0%,排在8大细分领域的最后一位。
2022年我国旅游综合服务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5849亿元,占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3.1%,同比增长0.3%。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9515亿元,同比增长8.2%。分行业来看,内容创作生产企业营业收入28262亿元,增长10.7%;内容创作生产在文化产业九大门类中所占比重最高,2023年占比达到21.8%。
内容创作生产大类之下共有出版服务□□□、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创作表演服务□□、数字内容服务□□□、内容保存服务□□□□、工艺美术品制造以及艺术陶瓷制造7个中类以及32个小类,其中与旅游业关联度高的包括创作表演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
2023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8万个,从业人员38.5万人;全年共演出254.2万场,国内观㊣众9.0亿人次,演出收入207.8亿元;全年原创首演剧目1993部,原创首演节目3805个。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创作和演艺团队有中㊣演CAEG□□□、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北演□□、保利文化□□□、宋城演艺□□、观印象□□□□、山水盛典□□、华夏文旅□□□、时空之旅□□□□、江苏演艺等。
按照内容的不同,数字内容服务可以分为直播□□、网络游戏□□□□、数字阅读□□□□、短视频□□□□、动漫□□□□、网络视频□□、知识付费□□□、在线教育□□、在线音乐□□□、新闻资讯A㊣PP等。数字内容服务是少数疫情期间表现利好的行业,宅经济带动了用户对于动漫游戏的消费需求并一直延续至今,2024年8月发行的《黑神话:悟空》,发售三天后,该游戏的全平台销量超过1000万套,打破中国游戏历史记录,截止9月27日,总收入已经超过10亿美元。短视频近年来也是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截止2024年5月我国大概有11.54亿月活跃用户,有2亿多内容创作者。数字内容服务行业属于流量行业,客户群体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行业都属于寡头垄断经营,头部企业只有少数几家,中小型企业生存空间较小。我国数字内容服务各领域重点企业如下表所示。
2020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景区,明确了新发展阶段智慧旅游的产业数字化和消费场景化的战略导向;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将打造智慧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培育智慧旅游创新企业□□□、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旅游场景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随着智慧化手段的不断深入,旅游企业生产和游客旅行生活的方式也将发生深刻改变。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全国智慧旅游发展报告2023》,截至2023年6月,中国智慧旅游市场规模已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16.5%。
元宇宙在旅游景区景点已有一定程度的应用,带来一定经济和社会效应,越来越多的景区景点正加速探索元宇宙旅游业态的建设。2021年11月18日,张家界(武陵源景区)成为全国首个设立元宇宙研究中心的景区,元宇宙研究将成为武陵源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研究内容。搭乘“元宇宙”的浪潮,武陵源景区将为游客提供更加精彩的旅游体验□□、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等。同样在2021年11月,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宣布打造全球首个基于唐朝历史文化背景的元宇宙项目――《大唐·开元》,该项目像一个通往数字“虚拟世界”的工具,让游客不管身㊣在何处都可以在线上“大唐不夜城”游览娱乐。另外,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等景区也在探索元宇宙概念;世界文旅巨头迪士尼公司建立自己的“元宇宙”,将现实与虚拟世界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跨越边界,打造更多IP故事。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落地,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元宇宙服务商,通过新技术为全国各地旅游景区□□□、旅游体验提升助力。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统计数据,截止2023年底,全国旅行社总数为56275家,比2022年增长24.61%。32个地区✅旅行社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北京□□□□、新疆□□、贵州□□、海南□□、陕西□□□、重庆□□□、内蒙古□□、湖南等8个地区增幅在30%以上,其中北京增幅最大为48.07%。北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5个地区旅✅㊣行社数量✅超过3000家,数量最多的北京为5027家。此外,西藏□□□□、宁夏和兵团3个地区旅行社数量少于500家,分别为390家□□□□、253家和195家。
2023年度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4442.73亿元,营业成本✅4205.17亿元,营业利润37.37亿元,利润总额34.82亿元。旅游业务营业收入2673.16亿元,旅游业务营业利润56.09亿元。从国内旅游□□□□、入境游和出境游三个市场来看,2023年度㊣全国旅行社国内旅游营业收入2321.28亿元,占全国旅行社旅游业务营业收入总量的86.84%;入境旅游营业收入41.78亿元,占比2.01%;出境旅游营业收入310.10亿元,占比13.08%。
2023年度全国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13162.21万人次□□、34121.66万人天,接待16170.51万人次□□、35418.60万人天。国内旅游单项服务6.26亿人次。2023年度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浙江□□□□、广东□□、江苏□□□、湖北□□、湖南□□□、重庆□□□、上海□□、四川□□□、江西□□□、北京。
我国旅行社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低。目前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行社还是“国字头”全国性旅行社,包括中旅旅行社(包括港中旅□□、中旅□□□□、国旅□□□□、招商国旅等旅行社)□□□□、中青旅旅㊣行社□□□、中国康辉旅行社等;出境游头部企业主要有众信旅游□□、凯撒旅业等;还有部分规模比较大的区域性旅行社,如神舟国旅□□□、广之旅旅行社□□□、陕西中旅□□、陕西海外□□□□、云南世博等。
OTA(Online Travel Agency),在线旅游平台,本质上是基于线上渠道分销旅游产品和服务。我国在线旅游市场目前呈现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其中携程一家独大,根据Fastdata的预测数据,2021年携程占我国OTA市场份额为36.30%,去哪儿网已经并入携程,携程+去哪儿占据我国在线%的市场。另外携程还是第三大OTA平台——同程旅行的第二大股东。我国其他OTA平台还有途牛□□□、马蜂窝□□、驴妈妈等。
目前我国OTA平台业务还✅㊣是以住宿预订和交通票务为主,并逐步向多元化趋势发展,不断拓展租车□□□、门票□□、餐厅预订□□、定制旅行□□□、商旅管理等旅游服务。以携程为例,2023年携程净营收445亿元,其中住宿预订收入为173亿元,交通✅票务收入为184亿元,分别占净营收总额的38.9%和41.3%。虽然目前在线交通票务业务市场规模最大,但住宿业务才是OTA企业长期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主要原因如下:一是住宿业务在线化率有更高的提升空间。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机票□□、火车票在线%,而住宿业务在线年数据)。二是酒店行业竞争更为激烈,OTA平台议价能力更强。2015年,国资委向国内各航空公司提出“提直降代”要求(直销比例提升至 50%□□、代理费同比下降 50%)后,OTA平台与航空公司机票预订议价能力大幅削弱,而火车票由中国铁道总公司垄断,有独立的12306订票渠道;酒店行业由于经营分散,竞争更为激烈,使得OTA平台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从变现率(企业营业收入/㊣平台交易总额)也可以看出,酒店业务拥有更好的盈利空间。我国OTA平台交通业务变现率约为3%,而住宿业务变现率高达11%,是前者的3倍多。
OTA平台商业模式。我国OTA平台商业模式主要有四类:代理模式客运场站第八版□□□、零售模式□□□□、内容模式和自营模式,四类模式的核心差异点是打包旅游产品及服务的提供者。代理模式下,旅游产品及服务由上游企业提供,平台仅充当线上分销渠道和客服服务提供商,美团是代理模式的典型代表,携程□□□□、同程及去哪儿网也以代理模式为主;零售模式,平台仅销售产品不提供客服服务;内容模式,平台只提供产品相关信息,代表有马蜂窝;自营模式,OTA平台与旅游资源供应商合作采购资源,自主设计并打包销售给用户,并提供相关客服服务,代表为途牛。
以金融机构和旅游企业为主体,通过发行旅游银行卡□□、完善旅游保险产品□□□□、发展旅游互联网金融□□、提升旅游金融消费便利性等方法,扩大“旅游+金融”的覆盖面,挖掘游客出行贷款□□□、旅游理财等深层次需求,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金融选择。国内旅游金融市场起步于2013年,初始阶段的产品集中于货币基金□□、礼品卡等㊣方面;2015年国内旅游金融迎来发展期,各旅游金融企业在消费金融□□□、产业链金融等方面布局,这一阶段以分期□□、保险□□、等产品为主,此外旅游企业纷纷与银行□□□□、专业的金融机构等展开合作,进一步推动了旅游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2016年以来国内旅游金融市场的动作布局多数集中在旅游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
目前,为旅游从业者和旅游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还是以传统机构为主,包括银行□□□、保险公司等,但最近几年在线旅游OTA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利用旅游大数据信息,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旅游金融服务。
我国旅游活动策划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业务领域多数限于所在地区。以广东省为例,根据启信宝查询数据,截止2024年10月,广东省当前存续的□□、经营范围包含“旅游活动㊣策划”的□□□、行业属性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企业有1137家,其中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下的企业603家,占总数的53%。目前我国具有全国知名度的旅游策划企业有艾德韦宣□□□、蓝色方略□□□、中青博联□□□、笔克远东集团□□□□、北京君为仁和□□□□、电声股份□□□□、深圳市艾比森会务□□□、北京海天网联□□□、北京杨思公关□□□、上海奥德旺等。
现代生活离不开广告。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从事广告业务的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达1.7万户,广告业务收入131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按广告媒介载体来分,互联网广告发展迅猛,2023年实现互联网广告发布收入7190.6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占广告业总收入的54.8%,且互联✅网广告收入逐年增加,传统广播电视广告收入逐年下降。从主要行业广告投入花费来看,根据央视市场研究(CTR)媒介资讯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市场广告花费靠前的行业(中类)前5名依次为保健食品□□□、液体饮料□□□□、中国餐酒□□□□、奶类饮品□□、固体饮料,而旅游/区域广告花费总额排在全部30个行业(中类)的㊣第9名,2023年增长17.2%。
旅游广告属于广告行业中一个重要分支,根据Fastdata数据,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复苏及旅游供应商广告投入强度的增加,业内人士预计国内旅游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800-1000亿元,未来旅游广告将会成为旅游业新的“千亿赛道”。
从旅游广告主体来看,又分为广告制作(广告代理)企业以及广告宣传平台。一般专注于旅游广告的代理公司很少,多数广告公司都是涉略多类型的广告业务,我国营收比较靠前的广告公司有蓝色光标□□□、广东省广告集团□□□、奥美广告□□□□、利欧数字㊣网络□□□、浙文互联□□□□、华杨联众□□□、思美传媒□□、华谊嘉信;而针对旅游广告的宣传平台,则主要还是以在线旅游OTA平台企业为主,包括携程□□、去哪儿网□□□□、途牛□□□□、马蜂窝□□、驴妈妈□□□、美团□□□□、飞猪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